A R P | 内网办公平台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English| 中国科学院
include
概况
创新院
机构设置
研究队伍
研究生教育
学术出版物
信息公开
新闻动态
媒体报道
人才招聘
平台链接
专题栏目
联系我们
友情链接
网站地图
首页轮播
首页飘窗
全文检索
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
二十大专题
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
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
党建
党员主题教育基地
三亚院
改版分界线--以上是新网站栏目
旧版网站
搜索头尾
科研成果
院地合作
原网站栏目
更新内容
科普
科普2
建所60周年
飘窗内容
全文检索
工程中心
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
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
预览pdf
资源库
邮箱登陆
用户名:
密  码:
 
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科普
孔石莼——可产生替代能源

韩国海洋研究院与江原大学共同开展研究,利用济州沿岸的海藻类孔石莼成功生产出替代能源——生物乙醇。
  主要从蔗糖和玉米等谷物中提取的生物乙醇,是可以与汽油混合或单独用作汽车燃料的可再生能源。生物乙醇随着逐渐成为汽油替代能源而备受关注,其原料——谷物的需求剧增。在这种情况下,利用污染环境的海藻类代替谷物生产出乙醇,具有重大意义。
  韩国海洋研究院姜道亨博士率领的研究组通过几年的研究,发现在济州地区形成蓝藻水华的孔石莼,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生物乙醇的原料——淀粉。研究组称,通过从孔石莼萃取的碳水化合物生产的生物乙醇,比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去年10月用琼脂生产的生物乙醇具有更高的浓度和萃取率。海洋研究院已将该技术申请专利,并为实现商用化而开展进一步研究。
  孔石莼,俗名海菠菜、海条、猪母菜。我国辽宁、河北、山东和江苏省沿海均有分布,长江口以南沿海虽也有生长,但逐渐稀少。孔石莼为大型海藻,藻体有卵形、椭圆形、圆形等,叶片上有形状、大小不一的孔,这些孔可使叶片分裂成不规则的裂片。叶边缘略有皱褶或呈波状,叶基部有盘状固着器,但无柄。株高10厘米~40厘米。颜色碧绿,干后浓绿色。








 
Copyright 1996 -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版权所有
主办: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办公室 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邮编:510301
Email:webmaster@scsio.ac.cn 电话:020-84452227(所办)传真:020-84451672
备案序号:粤ICP备05007992号